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,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,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。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,中国人寿努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,充分发挥业务功能作用和综合金融优势,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积极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,稳步推进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,全面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促进科技、产业、金融良性循环,金融是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。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,不仅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,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。
中国人寿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链条、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,积极构建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,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。2023年,中国人寿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87万亿元,同比增长133%。截至2023年末,全集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300亿元,成员单位广发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890亿元。
在保险业务领域,中国人寿全力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。旗下寿险公司开发科技企业人员特色人身保险产品,提供大量综合意外保险保障;旗下财险公司开发“三首”类(首台套、新材料、首版次)、知识产权类、网络安全类、生命科学类、航天类及高新技术企业类等多个类别的科技保险产品,覆盖科技企业各类风险的保险需求,并针对关键技术领域,创新开发汽车芯片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专项科技保险产品。在投资业务领域,中国人寿持续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、期限长、稳定性高的优势,实现保险资金长久期与科技创新长周期发展之间的精准匹配,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加速落地。出资约120亿元通过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(二期)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;参与长鑫科技股权投资,为其扩张产能和研发先进产品提供重要支撑,支持长鑫科技在集成电路、芯片领域取得突破;设立50亿元国寿科创基金,投资智能汽车、算法科技、先进制造、物联网等领域。在银行业务领域,广发银行聚焦科技企业集中的重点区域,升级科技金融专属品牌“科创慧融”综合服务方案,发挥保银协同优势,根据科技企业从种子期、初创期、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差异化金融需求,匹配“投资+信贷+结算”等定制化服务。此外,还积极为科技企业提供授信审批绿色通道,倾斜信贷资源等。
绿色发展是高质量的底色,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助力碳达峰碳中和。中国人寿以绿色技术助力绿色产业发展、壮大绿色经济规模,走资源节约、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。
中国人寿把环境、社会、治理(ESG)要求全面嵌入公司经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并制定实施ESG/绿色投资相关管理办法,将支持绿色金融列为战略资产配置的重点投资领域。旗下资产公司发起设立国寿资产—鼎瑞绿色投资1号资产管理产品,参与风电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项目战略配售工作;国寿投资公司发起设立国寿“双碳”基金,投资新能源电力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领域,通过基金形式投资广西投资集团、广西能源集团旗下核电项目,助力绿色产业发展。
与此同时,中国人寿通过一系列举措,创新发展绿色保险、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,持续加大在节能环保、清洁能源、生态环境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布局。以深化碳金融创新为例,广发银行韶关分行落地首笔林权业务、杭州分行落地首笔“竹林碳汇+绿色保险业务”、阳江分行落地首笔“碳汇质押+融资担保”绿色农业贷款业务等;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全国首创海洋生态植被救治保险(互花米草防治专用)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,进一步丰富碳汇保险品类,拓宽碳汇保险服务领域,实现森林、草原、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全覆盖。2023年,中国人寿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12万亿元。截至2023年末,全集团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800亿元,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1500亿元,较年初增长超60%。
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。中国人寿正加速把数字金融作为推动内部数字化转型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抓手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。
中国人寿依托数据和技术优势加速构建数字金融生态,通过数字技术将金融保险产品与特定场景紧密结合,推出一系列更加个性化、定制化的产品,提升服务普惠性。在助力提升“三农”领域风险保障方面,推出面向农民群体的农业保险等产品,利用数字化平台简化投保流程,扩大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;为破解牲畜养殖风险高、肉类产品溯源识别难等问题,推出肉牛养殖保险,通过“牛脸识别”系统,建立肉牛数字身份,同时还推出“牛脸识别+活体贷款”“牛脸识别+质量溯源”等服务。
中国人寿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保险理赔服务深度融合,赋能传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,不断探索“互联网+保险”服务新模式,大力解决理赔慢问题。目前已与相关单位系统对接,支持“一站式”智能理赔,实现医疗信息线上流转、全流程智能化作业、快速理算并支付。2023年,旗下寿险公司整体赔付时效0.38天,同比提速近12%,“理赔直付”服务赔付超727万件,“理赔预付”服务赔付近2.8万件;旗下财险公司平均每1.9秒完成一件赔案。中国人寿通过精简、智能的理赔手续为广大客户提供贴心、便捷的优质服务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,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,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,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。中国人寿将继续发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生力军和头雁作用,重点关注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的生产力发展路径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,切实强化金融强国建设使命担当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,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,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。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,中国人寿努力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,充分发挥业务功能作用和综合金融优势,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积极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,稳步推进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,全面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促进科技、产业、金融良性循环,金融是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。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,不仅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,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。
中国人寿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链条、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,积极构建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,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。2023年,中国人寿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87万亿元,同比增长133%。截至2023年末,全集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300亿元,成员单位广发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890亿元。
在保险业务领域,中国人寿全力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。旗下寿险公司开发科技企业人员特色人身保险产品,提供大量综合意外保险保障;旗下财险公司开发“三首”类(首台套、新材料、首版次)、知识产权类、网络安全类、生命科学类、航天类及高新技术企业类等多个类别的科技保险产品,覆盖科技企业各类风险的保险需求,并针对关键技术领域,创新开发汽车芯片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专项科技保险产品。在投资业务领域,中国人寿持续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、期限长、稳定性高的优势,实现保险资金长久期与科技创新长周期发展之间的精准匹配,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加速落地。出资约120亿元通过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(二期)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;参与长鑫科技股权投资,为其扩张产能和研发先进产品提供重要支撑,支持长鑫科技在集成电路、芯片领域取得突破;设立50亿元国寿科创基金,投资智能汽车、算法科技、先进制造、物联网等领域。在银行业务领域盛世777国际,广发银行聚焦科技企业集中的重点区域,升级科技金融专属品牌“科创慧融”综合服务方案,发挥保银协同优势,根据科技企业从种子期、初创期、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差异化金融需求,匹配“投资+信贷+结算”等定制化服务。此外,还积极为科技企业提供授信审批绿色通道,倾斜信贷资源等。
绿色发展是高质量的底色,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助力碳达峰碳中和。中国人寿以绿色技术助力绿色产业发展、壮大绿色经济规模,走资源节约、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。
中国人寿把环境、社会、治理(ESG)要求全面嵌入公司经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,并制定实施ESG/绿色投资相关管理办法,将支持绿色金融列为战略资产配置的重点投资领域。旗下资产公司发起设立国寿资产—鼎瑞绿色投资1号资产管理产品,参与风电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项目战略配售工作;国寿投资公司发起设立国寿“双碳”基金,投资新能源电力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领域,通过基金形式投资广西投资集团、广西能源集团旗下核电项目,助力绿色产业发展。
与此同时,中国人寿通过一系列举措,创新发展绿色保险、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,持续加大在节能环保、清洁能源、生态环境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布局。以深化碳金融创新为例,广发银行韶关分行落地首笔林权业务、杭州分行落地首笔“竹林碳汇+绿色保险业务”、阳江分行落地首笔“碳汇质押+融资担保”绿色农业贷款业务等;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全国首创海洋生态植被救治保险(互花米草防治专用)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,进一步丰富碳汇保险品类,拓宽碳汇保险服务领域,实现森林、草原、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全覆盖。2023年,中国人寿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12万亿元。截至2023年末,全集团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800亿元,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1500亿元,较年初增长超60%。
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。中国人寿正加速把数字金融作为推动内部数字化转型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抓手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。
中国人寿依托数据和技术优势加速构建数字金融生态,通过数字技术将金融保险产品与特定场景紧密结合,推出一系列更加个性化、定制化的产品,提升服务普惠性。在助力提升“三农”领域风险保障方面,推出面向农民群体的农业保险等产品,利用数字化平台简化投保流程,扩大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;为破解牲畜养殖风险高、肉类产品溯源识别难等问题,推出肉牛养殖保险,通过“牛脸识别”系统,建立肉牛数字身份,同时还推出“牛脸识别+活体贷款”“牛脸识别+质量溯源”等服务。
中国人寿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保险理赔服务深度融合,赋能传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,不断探索“互联网+保险”服务新模式,大力解决理赔慢问题。目前已与相关单位系统对接,支持“一站式”智能理赔,实现医疗信息线上流转、全流程智能化作业、快速理算并支付。2023年,旗下寿险公司整体赔付时效0.38天,同比提速近12%,“理赔直付”服务赔付超727万件,“理赔预付”服务赔付近2.8万件;旗下财险公司平均每1.9秒完成一件赔案。中国人寿通过精简、智能的理赔手续为广大客户提供贴心、便捷的优质服务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,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,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,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。中国人寿将继续发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生力军和头雁作用,重点关注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的生产力发展路径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,切实强化金融强国建设使命担当。
《人民日报》(电子版)的一切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PDF、图表、标志、标识、商标、版面设计、专栏目录与名称、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)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、学习研究使用,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/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《人民日报》(电子版)所登载、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,包括但不限于转载、复制、发行、制作光盘、数据库、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,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。否则,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、向有关部门举报、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,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。